静海县
英文所称的Policy-based Finance,即政策性金融,在现实生活中已有比较丰富的表现形式,但在经济学界,目前仍未形成统一的、能普遍接受的严格定义。
金融体系的这些功能是由不同的金融合约来实施的。中国现在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时刻。
图12为美国国内国债利率和汇率的关系。同时,在国际贸易中当更多人愿意用人民币结算时,那些商品也间接变成了人民币的抵押品,人民币也会成为国际结算中日益重要的部分,这是一个互相加强的过程。图8 金融危机中回购市场的去杠杆 在过去50年中,美国金融资产占GDP的比重是逐渐攀升的。进入专题: 金融 国际货币体系 抵押品 。图5 美国百年各资产类收益率 图源:Dimson et al 2002 图6则表明,美国的平均地价在1900-2000年这100年内只增长了24%(扣除通胀后),几乎不变。
但在金融体系不完整的国家,特别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人们往往会将土地和房产作为财富保值和增值的手段。如果把国家看作一个企业的话,那么货币就是它发行的股票,GDP就是企业的基本面,股价随时浮动。在这项研究里,他们考察美国48个州政府推出工伤保险福利的时间以及补偿金额,在1910年之前,美国基本没有政府福利,但是,从1910年开始,先是纽约州政府推出工伤保险,不仅负责受工伤工人的医疗费用,也补偿他因伤损失的工资收入,这是美国最早的社保计划之一。
那么,为什么各州推出工伤保险的时间和保障额差别这么大呢?Stasavage教授他们的分析发现,最为关键的决定因素之一是每个州信教人口的占比:教徒占比越高的州,推出工伤保险的时间就越晚、工伤赔偿金额越低。在1910-1930年间,纽约州提供的工伤保障费平均是该州人均收入的2.18倍,也就是说,受伤后的收入比正常工人要高一倍多。指望政府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贫困、医疗、教育等等),那只能是偶像崇拜(拜错了神),不会有好结果。第三,不管是基于美国的微观数据,还是基于22个发达国家的经历,教会势力强的社会倾向于阻挡福利国家的出现,至少会努力限制政府福利规模
一场危机的结束就是下一场危机的开始。对于这类言之凿凿并被实践反复验证的颠覆性论述,包括新自由主义学者在内的西方经济学家一直视而不见。
⑦俞吾金:反思金融危机背后的文化病症,《文汇报》,2009年6月23日。多年来,美式资本主义推行新自由主义相关政策,把市场调节机制推向了极致,财富积累与贫困积累的结果,是日益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中产阶级不断萎缩并最终趋于坍塌,社会由橄榄型变成了M型,形成了无产阶级、负产阶级(背负债务的中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金融危机并不仅仅是金融危机,它同时也是文化危机、价值危机和哲学危机,一言以蔽之,它是综合性危机。新自由主义是一种市场原教旨主义,体现金融资本的意志,为新殖民主义服务的理论体系。
有金融市场就有金融投机,就有资产泡沫,进而就有金融危机。当赌徒筹码不能为继时,就会终结一场赌局。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大学毕业生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形下不太容易找到最能提高自身技能的工作,抑制了他们的成长空间。在东亚等新兴市场国家,居民储蓄与国家储备不断提高,主要原因在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以及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有良知且地位显赫的经济学者没有向社会揭示危机的真正元凶,甚至还积极鼓噪政府是罪魁祸首,将大危机的责任归咎于中央银行作为最终债权人的存在。更何况,国际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远远超出了G20监管者的理解能力与认知范围,在此情形下,还奢谈什么恰当与有效监管。
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生产力的高度社会化、全球化,与金融资源高度垄断于一小撮金融寡头手中而形成的高度私有化之间的矛盾。危机的爆发不随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新自由主义理论与华盛顿共识政策已经不合时宜。在资本主义国际体系中,则是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具有系统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组织、重要金融工具包括各类金融杠杆的使用,集中在少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手中。十年之后,国际金融仍阴霾重重,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全球治理漫漫修远,抚今追昔,反思2008年金融大危机,鉴往知来,意义深远。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实质是人与人矛盾的激化。然而,大危机之后,经济学界始终不能真正反省,有效市场假说、金融深化理论等导致金融危机之重要理论的基础性地位没有被动摇,新自由主义所具有的欺骗性没有被彻底揭穿而被遗弃。马克思主义、凯恩斯主义更多的是被当作门面或一类装饰品。
金融资本厌恶金融市场的稳定就像细菌厌恶真空一样,金融资本十分喜好动荡,因为只有在动荡的市场中,才便于做多或做空,以获取投机利润。与此同时,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国家储备越少,该国货币、资产就越容易受到投机者的攻击,造成巨额损失。
大危机的结果就是政府与国家被金融寡头进一步挟持。强化金融监管,当局无心也无力。
法国从右向左,英国从左向右,德国则在左右之间摇摆,美国的共和党被茶党绑架,民主党被左翼社会运动挟持,左的更左,右的更右,最大公约数越来越难寻找,治理共识越来越难以达成,美西方政治出现明显的僵化、极化与冷漠化。典型的就是房地产、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等资产价格的膨胀与泛滥。
在经济金融化与金融全球化的情形下,诸多经济、社会、政治风险都有可能转化为金融风险乃至金融危机。④原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坚定支持者、日本经济学家中谷岩认为,新自由主义让世界蒙受了巨大灾难,已经走向反社会反人类的死胡同,必须打破对新自由主义的迷信,对全球化资本主义加以控制。没有价值创造、没有充分就业的福利最大化,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是虚幻的。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国际上也没有两次金融危机是一样的。
贪婪与恐惧,是金融市场的投机与投资的辩证法,著名投资家沃伦·巴菲特近乎把这一辩证法运用到极致,即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国家央行都会努力把实际利率调到最低。
多余的储蓄会推高资产价格,并引起包括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信贷市场以及大宗商品市场等一系列投机泡沫。马克思主义认为,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是现在的生产制度所固有的,只要这个制度还存在,危机就必然会由它产生出来,就好像一年四季的自然更迭一样⑧,就像早晨太阳必将升起一样⑨。
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在大危机的重压下,不得不回归客观事实,回归经济学所应遵循的常理,重新发掘凯恩斯主义甚至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价值。然而,收益归自己,风险归国家。
……他们就像赌场里的赌徒,紧盯着轮盘上咔哒旋转的象牙球,决定把筹码放在红盘或黑盘、奇数或偶数盘里。解释危机发生的原因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是所有努力有一个共性,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回避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因此,要想投机赚钱,又不用冒破产风险,一个合乎逻辑与实际的办法就是,努力让银行做大。诸如人口老龄化、不平等现象、新兴市场寻求可靠资产等因素,导致人们不断增加储蓄,这些结构性因素不会轻易改变。
中国声音引来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模式引来国际社会的普遍热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危机的系统性源于金融资本的垄断性。
(16)自2009年以来,全球市值几乎就在不间断地持续上行,近九年时间竟没有一次盘整,而这种情况上次出现还要追溯到20世纪早期,即大萧条发生之前的岁月。金融寡头控制国家政权,华尔街操纵华盛顿在全球范围内努力把美元的权力置于其他国家的主权之上,借以获取巨额利润。
然而,资本主义存活以非资本主义存在为前提,金融资本寄生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基础,而当所有国家都奉行资本主义制度,整个世界陷入虚热实冷的境况时,恰如今天的情形,国际金融资本主义便遭遇体系性危机。最大的不同,就是高调地用民粹主义将国内矛盾转移到国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